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繽紛粲然的實擬虛境—談陳敏澤「古調新聲」系列作品


邱士華/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策展人

    看到陳敏澤所畫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卷〉,綠油油地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是山水畫排名前十的赫赫名蹟。2011年時,國立故宮博物院策辦「山水合璧—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及其影響特展」,便難得一見地把原本爭看翠玉白菜的人潮,全都吸引到書畫展廳來大排長龍。這件畫卷曾傳奇地經火焚燒成兩段,開頭長51.4公分的段落現在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稱為「剩山圖」;接著636.9公分的主要部分則藏於臺北故宮,稱為「無用師卷」。

  負責撰寫「剩山圖」解說的我,對於她臨倣這個段落感到親切,同時卻也感到不解:臺北故宮〈富春山居圖〉的段落那麼長,為什麼選擇了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

  陳敏澤的答案很簡單:旅遊時正好看了浙江省博物館的「湖上有奇峰—藍瑛作品及師承影響特展」。展品除了以明代藍瑛的畫作為主,也展出鎮館之寶「剩山圖」。這個展覽讓她與藍瑛、黃公望等畫作相遇,也催生了她「古調新聲」系列新作的出現。

陳敏澤,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卷,布面油畫,65x91公分,2018

「虛擬實境」

  「剩山圖」經火燬損,畫心修復全補的痕跡,斑駁干擾著黃公望原本結構的渾厚壯沛山體。陳敏澤以鮮亮的綠色油彩覆在黃公望的山體上,像是夏初清晨明麗的陽光,讓富春山上草木蓊蓊鬱鬱,煥然青春起來。表面略無植被的暖橘色塊礨,篤實地立於山顛,與綠油油的山坡,一同交織山體的節奏。原作留白的天空與水面,現在滿佈著流動的繽紛雲朵與粼粼波光。

  將兩個版本的「剩山圖」做比較,畫面佈局其實變動不大。但經過陳敏澤的色彩,帶著觀者進入屬於她的「剩山圖」的世界。她曾經提到她畫作中常存在一種類似「3D影像」或「虛擬實境」的效果,讓你感覺所有物像宛在目前,合理地存在著。[1]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鍾靈毓秀武當春


鍾靈毓秀武當春,布面油畫,182x65公分(二聯作),2018


我和太極拳結緣,算算也有十幾年了。當初因為筋骨問題經常引發身體不適,朋友介紹我參加某太極拳協會,每週一次的團練,地點就在離家不遠的國小。練習一段時間之後,身體情況明顯改善,自此對太極拳的功效深具信心。不過,我天生是個沒辦法在體育活動方面努力精進的人,身體狀況改善一些,惰性便起;再加上搬家(自己或協會)造成距離的阻隔,很容易失掉堅持的動力,因此我練拳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入不了門,但這並不改變我對太極拳的好印象。

眾所周知的傳說,太極拳祖師爺張三丰,創業基地是湖北武當山。我練拳既沒入門,又不信教,也就從未有上武當山朝聖的念頭。但命運就是這麼奇妙;今年4月陪父母參加的旅行團,主打湖北深度遊,武當山自是重點之一。旅行社的行程介紹如此描述:武當山古名太和山,相傳為上古玄武得道飛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當之」之謂,是道教聖地之一。其景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特色。春色山巒滴翠、夏日雲飄霧繞、金秋林疏葉紅、冬季銀妝素裹,古人稱有「動八景」和「靜八景」。唐宋元明清均在此有建築,其中明代最盛。

行程安排在武當山遊覽兩天,基本上就是幾個重點走馬看花。第一日早上先遊覽金頂,亦即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頂(海拔1612米)的太和宮,其頂端金殿為明代銅鑄鎏金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輝煌一色,燦爛奪目,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座銅殿。金殿內供奉真武大帝金身坐像,據說是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樣貌塑造的。遊客通常乘纜車到太和宮下方不遠處,再登階梯上去。金殿所在平台頗為狹小,擠滿了遊客,以至於我煩躁到忘記突破人群去看一眼真武大帝的尊容... 殘念。不過花30RMB拍張到此一遊照片,就順便獲贈美美的金殿航拍和祖師金身照,也差堪告慰了。

下午遊覽南岩宮,由停車場走步道過去。南岩宮建於南岩(又名獨陽岩、紫霄岩)峭壁之上,號稱媲美懸空寺,最盛時期大小房舍共460間;如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宮內目前最著名的是兩儀殿外的龍頭香,突出懸崖將近3米、寬約30公分的石梁,呈龍頭狀,頂端置一香爐。龍頭香正對著武當金頂,下臨深淵,歷來燒香客失足墜崖者不在少數(以身殉道?),清康熙年間遂明令禁燒。

從停車場到南岩宮的這段步道,是我整個武當山行程中最怡人的~因為第二天下起雨來,而且後面的景點都是下車走沒幾步就進入宮廟,感受不到山林的仙氣,只有人擠人的俗氣。以海拔論,武當金頂1612米,相較於台灣動輒3000米的百岳,似乎不算什麼;但是武當諸峰與山谷間的高差極大,且山頭林立(號稱72峰),谷地狹窄,因而十分險峻雄偉。山區水氣豐沛、植被茂密,時值初春,新葉與春花競相萌發,嬌豔欲滴、靈氣逼人,不愧仙山之譽。旅途尚未結束,我即決定返台後要以武當山為題創作,且以感受最深的南岩景區沿途風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