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河川變色的警訊

水色變異的原因

這一代許多人的共同記憶,便是童年時戲水的清澈小河,隨著歲月變成不堪回首的污濁臭水溝。而這是怎麼發生的呢?河川本身其實具有自淨能力,如果排入污染物的量在其涵容範圍之內,會被其中的細菌自然分解而不累積;但若污染量太高,細菌分解消耗水中氧氣過多,棲息的魚類及其他生物就會窒息而死;且水體的色度和濁度也會增加,進而發出臭味,甚至演變成河川的死亡。

河川污染來源

河川污染的來源很多,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係指市鎮地區家庭、機關團體、學校、工商事業單位排出的廢水,包括洗衣排水、廚房、衛浴、清潔用水…等,含有糞便、油脂、廚餘、化學藥劑,大量的病菌和有機物是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其中廚房、浴廁清潔劑含氯化漂白劑,會殺死化糞池中分解污水中的細菌,降低淨化能力;洗碗精、洗衣粉多含有磷酸鹽,會使河中的藻類大量繁殖、減少水中氧氣使生物窒息。

2.工業廢水

工業製造過程中原料、副料成品、中間產品、副產品、其他物料所形成的污染物的廢水,含有多種毒性化學物質,其中尤以紙漿、染整、制革、電鍍及食品業廢水污染最為嚴重。許多工業廢水會使河水變濁變黑,干擾陽光照射河水,影響水中生物生存。另外煉鋼廠、發電廠等排放高溫廢水,使正常水生物不能適應,並降低水的自然淨化能力。金屬、石化、農藥等工廠排放的廢水,常具累積性毒素,可能引發各種生物性病變,甚至導致其死亡。
3.農牧業污染

農業活動中使用的農藥、肥料等物質,經由雨水沖刷或地下水的滲透進入河川 ;農藥毒害魚類或其他水生生物、污染水源,危及人體健康。化學肥料含氮和磷,使水中藻類滋生,惡化水質。畜牧活動飼養各類禽畜,大量的動物排遺物含有高量的有機物、氮素、磷素和大腸菌,流入河裡不但會消耗水中氧氣,使水發臭、發黑,還會使水面滋生各種生物,阻礙河道,使水質加倍惡化。

4. 其他

包括垃圾掩埋場中的滲出水,含高量有機質;採礦沖洗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溶解性有毒物質或腐蝕性物質;森林之採伐、耕作、土木工程等產生之土壤流失與塵土造成水體中懸浮物與溶解物增加;以及工廠排放的氣體與灰塵因降雨的洗刷而進入河川湖泊等。


水污染公害病回顧

工業廢水排入水體,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乃至於人體危害,有立即顯現者—例如河川魚貝大量死亡,也有些經過長時間潛伏才終於爆發。過去國際間水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為例眾多,以下簡介最知名的兩起重金屬污染公害病—水俁病與痛痛病。

水俁病

水俁病名稱的來自其發生地—日本九州水俁市,一個鄉間濱海小城。1932年起當地的氮肥廠開始生產乙醛,由是排出含汞廢水與汙泥,污染水俁灣的海水。1950年起水俁灣海面常出現死魚死貝漂浮,各類養殖的食用海藻幾乎悉數滅絕,並常見海鳥飛翔中突然失速墜海;數年內水俁市的漁獲量銳減五分之四。1956年開始,水俁灣附近漁村陸續出現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主要症狀為肢端麻木、感覺障礙、視野縮小,嚴重患者甚至有雙目失明、手足彎曲變形、頻發全身性痙攣乃至死亡案例。經過長期調查,證實該病是長期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魚類和貝類所致的甲基汞中毒,並定名為水俁病。1966年日本新瀉地區又發現因工廠排放含汞廢水污染河川,而導致的所謂第二次水俁病爆發。據1980年代的統計,日本水俁病的確認患者達一千七百多人,死亡620位,尚有五千多名疑患等待鑑定,其中有四、五百人尚未鑑定即已死亡。

甲基汞屬於有機汞,進入人體後主要侵害中樞神經系統,其次為肝、腎及胰臟。當人體攝入少量甲基汞,只會顯現一般普通性疾病,如肝病、腎臟炎、高血壓等。累積漸多後,則逐漸產生知覺障礙、視野狹窄、四肢神經失調,動作遲緩,言語困難。若大量攝入,則腦部迅速受損,先是唇與四肢發生針刺感,隨後說話結巴,眼睛視野縮小到只有針孔大小,意識散亂;嚴重的陷入昏迷,全身不由自主的痙攣、狂吼,終至死亡。解剖死者大腦,可見其呈一片片海綿狀,如解凍後脫水的豆腐。這種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二、三十年。甲基汞一旦攝入體內便很難排除,也幾乎無藥可治;其並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致先天性水俁病,也可通過母乳進入嬰兒體內。一般先天性水俁病嬰兒多屬低能,肌肉失控、性格異常、時發癲癇、肢體扭曲變形…等。

痛痛病

痛痛病係由鎘中毒所引起,最早發現地在日本富山縣。流經富山縣的主要河川名為神通川,原本清澈甘甜,下游涵養了許多種植水稻的農民;但從1890年起日本最大的礦坑在此開採以後,廢渣從礦區直接流入神通川,高濃度污濁的含鎘廢液讓神通川開始渾濁,河裡的魚逐漸減少直到不見蹤影,植物農作也遭受嚴重污染。據稱1920年已有疑似痛痛病例,而在二次大戰後由醫生正式舉報,1960年後痛痛病患爆發,約有上千人發病,且許多是生過小孩的婦女;症狀為罹患骨質疏鬆、經常站立不穩、身體多處骨折、腎小管障礙,全身關節劇烈疼痛;治療方法除了打止痛劑外就是將受損的關節截斷。

通常含鎘的製造業工廠或垃圾棄置場是鎘汙染的主要來源。鎘較其他重金屬容易被一般農作物、尤其是稻米所吸收,而在農作物中累積。鎘亦可經由食用被污染水域中的魚類而進入人體內。台灣亦發生過數起「鎘米汙染」事件,主要是由於塑膠製造工廠大肆排放廢水到灌溉農田的水源中,而導致種植的稻米被汙染。

被鎘污染的農作物吃進人體後,鎘會沈積在肝、腎,引起貧血、肝功能異常及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衍生腎衰竭。鎘本身也是一種致癌物質,其亦可以引起攝護癌及肺癌。鎘中毒的早期症狀包括有噁心、嘔吐或腹痛;長時間累積則可導致痛痛病,其發病高峰期為30年左右。鎘中毒後沒有解毒劑,沒有任何有效的根治方法,患者的痛苦一輩子無法解脫。


清淨河川,人人有責

過度污染其實就是人類過度消費的結果;想要維護河川的清淨美麗,除了減少自身不必要的消費以外,不傾倒垃圾入河溪,少用清潔劑、或使用天然物製造的清潔用品,並在發現住家附近河川溪流顏色、氣味變異時向政府環保單位舉報,都是每個人該為清淨河川盡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