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飲食習慣與環境危機

古諺有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正當現代化大城市居民為精緻飲食引起的富貴病而煩心的時候,今年(2008)國際上幾乎無預警地爆發糧荒問題,全球糧食儲備量下降至25年來的最低點,僅能供應60天的需求。糧荒衝擊的受害者主要是貧窮國家;糧食依賴進口的國家海地,貧民被迫以黃泥、鹽、蔬菜油混合製成的泥餅乾充飢,其他眾多第三世界國家亦相繼爆發饑民暴力示威。

引發全球糧荒的直接因素為全球暖化氣候異常,幾個向來的糧食高產地區,因水旱災、病蟲害的影響而產量大減;主要糧食生產國為了確保內需,採取限制糧食出口的措施。在市場供給吃緊的情況下,投機炒賣活動趁機大作,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天氣導致的糧食歉收,還有其他間接因素的累積性影響。例如,近年國際間大力推動的替代性能源-生物燃料,將種植糧食用的肥沃土地改種燃料作物;工業化、城市化的趨向使得大面積農地轉為工業或住宅用地,這都大量減少了生產糧食的土地面積。另外,由於現代農業過分依賴農藥與化學肥料,而其生產原料就是石油,因此國際石油價格上漲造成農業生產成本增加,也帶動糧食價格增長。不過,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還是飲食取向的改變-對肉類需求的大幅增長。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以及人們對西方飲食日益崇尚,每年肉奶産品的消費量迅速增加。原本供應給人的糧食,大量轉變成餵養牲畜的飼料。家畜目前佔陸地生物總量的約20%,整個地球土地面積的30%為畜牧業佔用,而全球可耕地的33%被作為畜牧飼料生產用地。生產1公斤的牛肉,需要消耗16公斤的穀物;據估計,如果五成歐美人口減少一半肉類消耗,改為從植物吸收蛋白質,剩下來的「動物飼料」,足以為世界一半營養不良人口提供糧食一年。


2007年1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佈的報告書「畜牧的長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Livestock’s Long Shadow –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內容指出,畜牧業産出的溫室氣體比運輸業更多,以二氧化碳當量計算占總量的18%。畜牧業並是土地和水資源退化的一大根源。FAO畜牧資訊與政策部門首長、該報告的資深撰稿人漢寧.史坦菲爾德(Henning Steinfeld)說:「畜牧業是造成今日嚴重環境危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來對此情況進行補救。」

根據該報告的說法,畜牧業是對珍貴的水資源破壞最大的部門之一。動物糞便、抗生素和激素、制革廠的化學品、用於飼料作物的化肥和殺蟲劑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大面積過度放牧擾亂了水循環、減少了地表和地下水資源的補充,同時造成土地退化。飼料生産也消耗大量的水。另外,畜牧業還是毀林的主要驅動因素-大面積的森林被清除,用來開闢新的牧場;這種情形在拉丁美洲尤為突出。以亞馬遜地區為例,原有森林的大約70%現在被用來放牧;而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也就是說,若把地球看成一個人,那他賴以呼吸的肺部已經嚴重受損。

身處於全球化貿易下的消費社會,我們往往難以看清自身消費行為所能造成的可怕後果。畢竟,沙漠化的草原、被夷為平地的熱帶雨林、滅絕的生物、因飢餓而發出哀號的貧民,似乎都遠在天邊,與我們歌舞昇平的城市毫無關連。然而事實上,地球環境乃是一個微妙平衡的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事情沒發生在眼前,並不表示就不會影響到我們。反過來說,普通人想要對環境或貧困人民貢獻些心力,也不是那麼困難,減少畜產品的消費-少吃肉、奶製品,世界就可以變得不同。

畜禽肉、水產品、蛋是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蛋白質雖然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攝取過多對健康也並不好,因為蛋白質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毒性的氨,過量的話將增加肝腎的負擔。而且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比例係隨年齡變化,年紀愈大,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應該愈少。現代人肉類食用量過多,還是耽於口腹之慾的結果,並非真正的生理需求。

如何在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情況下均衡飲食營養,主食(五穀雜糧類)的選擇運用扮演很微妙的角色,關鍵在其中的蛋白質與脂質含量。稻米、小麥、小米、蕎麥…等等五穀雜糧是主要的澱粉來源,但是它們也都含不同比例的蛋白質與脂質。其中白米的蛋白質與脂質含量最低-蛋白質一般在7%以下,脂質約1%,而其他種類糧食的蛋白質含量幾乎都比白米多50%以上,脂質含量更在兩倍以上。多吃粗糧,可以獲得較多的蛋白質與脂質。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先前習慣上幾乎都吃白米飯,很少吃麵或其他雜糧,若是連續幾天沒吃肉或豆腐,就會感覺免疫力下降。自從改成麵食、小米、玉米與白米交替為主食之後,我對肉類以及豆腐的需求明顯減少,也不再發生因此身體虛弱的情形。

當前糧食市場上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過去最昂貴的白米,現在反而是最便宜的;不論小米、玉米、甘藷、馬鈴薯,這些從前被視為窮人的主食,現在一個個價錢都比白米高。過去白米價高,係因其生產成本高-用水量大,又耗費人力地力。現在白米真正的生產成本(把環境成本計算在內)仍然比前述旱田作物高,卻因為市場取向的關係,大量生產造成價格下降,以致於那些產量少的雜糧反而比白米貴得多。這其實是不考慮環境成本的結果,必然對環境造成傷害,會發生糧荒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年飲食習慣的各項改變裡,大力鼓吹喝牛奶是頗令人憂心的狀況。首先,東方人有乳糖不耐症(喝牛奶容易拉肚子)的比例比西方人高很多,實在沒有必要勉強訓練自己或孩子去適應牛奶;因為如果消化不良,就算喝下去也吸收不了多少營養。傳統飲料豆漿含豐富的蛋白質與鈣質,營養價值不下於牛奶,生產的環境成本相較又低很多,捨豆漿而就牛奶,無異棄珠玉而取瓦礫。關於牛奶為營養聖品之類的醫學神話,不過是業者用來擴大市場的手段而已,並非金科玉律。

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都市人常見的「文明病」,其根源就是吃太多、吃太好-攝取肉類與脂肪過量。糾正飲食習慣,少吃肉,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既健康又環保,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