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黃山雲氣圖:向祝大年致敬


黃山雲氣圖:向祝大年致敬,布面油畫,100x80公分,2013

這是一幅仿作,原作為工筆重彩,79x62公分,完成於1980年。畫冊上並沒有關於本圖的背景說明,不過我推測描繪的時刻為清晨,山上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溫度升高,因此水汽蒸騰而上,形成湧動的雲氣。其時陽光尚未照及作者所居之處,眼前的色調主要仍是清晨時分澄澈涼爽的藍,只有高處少數直接受光面透出暖意。

我和此圖結緣於北京。就在我準備離開北京之際,2011年春,798內的百雅軒藝術空間舉辦祝大年畫展,巨幅廣告上盛放的玉蘭花把我吸引進展場;在此之前,我對祝大年係何許人也,一無所知。走進展聽,燈光並不甚佳;作品猛一看頗似水彩,可能是用紙的關係--很厚的宣紙看起來跟水彩紙雷同,另一方面,作者也確實受過西畫的訓練。再仔細多看過幾幅,不同的感覺就出來了~說得準確些,一股強烈的「好寂寞啊」的感覺湧向我,登時眼淚不自主流了下來。但是寂寞之外,還有一種不肯低頭的倔強,風霜傲骨的堅韌。祝大年的寂寞來自於藝術成就不被當世人理解,以及才華招忌引致的政治迫害。即使作品影像普為人見(1979年北京機場"森林之歌"壁畫等),其名卻不傳;一直到他過世十餘年,才由於老友吳冠中向百雅軒老闆的極力推薦,而有這次百雅軒辦的「玉蘭花開」大展,連同複製版畫的製作推廣。

我看了幾篇評論祝大年藝術成就的文章,包括吳冠中所撰,皆未能指出他最大成就之處--祝大年是第一位將「自然光效」帶入中國畫裡的畫家,也可能是最後一位。在此稍微解釋一下色彩學部份:物體雖然有它的本質色彩,但是不同顏色的光源照射會改變物體呈現出的色彩。所謂「自然光效」,係指物體受到陽光影響而表現出的色彩;陽光的色溫隨時間、季節、海拔、緯度而變,因此自然光效的色彩千變萬化。國畫這種媒材有其根本限制:由於幾乎不容許犯錯,畫家對於所描繪的對象必須非常熟稔,所謂「胸有成竹」是也;然而成竹在胸靠的是長時間針對個別物體反覆觀察練習,但人的時間與記憶容量有限,光是準確掌握形態都不容易了,遑論光線造成的色彩變化。這也就是為何國畫裡的色彩,一向只有物體的本質色,歷代大師皆然。我本來以為永遠不會在國畫裡看見自然光效,直到祝大年的畫出現--只有異常精準的眼力、極高的藝術天分加上超人的毅力,才完成此不可能的任務。前無古人已經確定,後面要有來者,恐怕也是太難。

那次展覽,「黃山雲氣圖」掛在接待櫃台旁沒有投射燈的牆面上,複製版畫的圖錄裡也沒有它,顯然策展人和老闆都不覺得它特別。即使如此,我卻對它情有獨鍾;是其中的意境吧~澄澈寧靜、塵俗不染的山中,湧動的雲氣顯得格外生氣勃勃、不斷昇入無邊自由的天空。自進入藝術學院就讀以來,我從未做過如此接近原作的臨摹;實在是太愛這幅畫了,既然得不到,就自己畫一張!但我雖於構圖和色彩配置上忠於原作,筆法卻完全是自己的一貫表現;我追求的是意境相同,而非手法。「殊途同歸」,不同的媒材和繪畫手法,可以導向同樣的意境。

2014年的第一篇文章,獻給未能謀面的、我心目中的恩師祝大年先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