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護健康、做環保、拼經濟,一舉三得靠走路

四體不動,毛病上身;運動和飲食是維護健康的兩大支柱,毋庸置疑。以養生為目的,一般傾向選擇溫和的運動類型,不容易發生運動傷害、也比較能夠日久成習慣。 然而在不斷推動所謂「現代化」的過程裡,不要說其他運動了,就連最本能、簡單的「走路」,也成為時尚城市居民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

平心而論,在大城市的地面上行走,通常不會是太愉快的經驗。首先,混凝土鋪面堅硬冰冷,如果鞋底的抗震保暖度不夠,走久了雙腳可是會受傷的。過多車輛排放的廢氣,吸進肺裡造成的損害可能把運動肢體的正面效益全給抵消掉。若再加上路旁人行道狹窄甚至闕如、光禿禿不見行道樹;寬闊無比的馬路上方縱橫交錯著車行高架道,行人過道或天橋卻不知遠在何方;在城市裡走路,確實是一樁苦差事。話說回來,是誰讓城市裡愉快的散步成為一種奢侈?

從某個角度看,所謂建立現代化消費型社會,即是人類用剝削自然的方式,來躲懶以及徒勞無功地試圖填滿慾望的無底洞;最終無法逃避被慾望吞噬毀滅的命運。可以走路、騎自行車或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抵達的地方,為什麼一定要開車前往?就算有必須開車的理由,為什麼不能選擇小排氣量車種,非要在城裡開高耗油、高排氣的豪華休旅車?除了無良商人以日益精進的行銷手法,不斷扭曲人們價值觀並助長貪慾,「城市規劃失當」是另一把劈毀行人路權與城市生活品質的巨斧。

標準的發展失控城市是這樣形成的:規劃之初由於短視,將城市分割成一塊塊大面積、單一功能取向的區域,例如金融區、百貨零售區、文化藝術區…等等;但是這種做法,巨幅提高了從業人員和使用者,其住家與功能區的平均距離。日常往返的距離一拉遠,人們對機動車輛的需求自然上升。如果再加上為地產開發利益而將原先位處市中心的住宅區往郊區遷移,以及大眾運輸系統不發達,城市車輛必然在短時間內暴增。再者,主政者根本上認定路權屬於機動車輛而非行人,因此當車輛增多、交通出現壅塞時,唯一的對策就是不斷拓寬馬路、新建快速道路。然而馬路拓寬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汽車銷售量,反倒產生馬路愈寬、堵車愈嚴重的怪現象。於是,人行道縮減或消失、行道樹砍除,車輛廢氣使空氣品質不斷惡化,日益擴張的柏油和水泥覆蓋面夏日蒸騰、加劇熱島效應。此外,當地表絕大部份面積被不透水材料覆蓋,將改變地區的微氣候,使城市日益乾旱。終於,漫步街頭成為一種折磨,而居住在這樣的城市,也已經沒有什麼生活品質可言了。

過去我任職台灣某研究單位時,主要工作內容為針對WTO環保商品談判的相關議題進行政策研究,向政府經濟部門提出建議與對策。其中一段插曲頗為有趣。環保商品的最初認定範圍,係指污染清除與監測管理相關的商品,繼又增加資源/能源管理,皆為已開發國家佔絕對優勢的項目;但他們仍不滿足,日本甚至提出消費性商品如家電等,企圖將只要有些節能設計的都列入環保商品項目降稅清單內。此舉一出,其他國家紛紛效尤,提出鐵路設備、自行車等等,理由是前述交通工具的利用率提高,有利環保。最後連運動鞋都出台了-走路,不是最環保的交通方式嗎。

當然後來談判還是回歸基本面,先前的舉措不過在凸顯無限上綱擴張環保商品範圍的荒謬。然而,打造一個能夠讓行人與自行車騎士舒適地穿行無阻的城市,絕對大大有助於環保和居民健康。減少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根本方法不在於限制車主哪些日子不得上路,而是創造出讓人們覺得開車是不必要、甚至不想要的生活環境。首要關鍵在城市轄下各行政區的均衡發展;如果每個行政區內生活機能完備、各行業就業機會均等充分、地價差異有限,區內居民可以就近工作、處理日常事務和休閒,對交通的需求自然大大下降-走路或騎自行車就可以解決大部分需要。其次是便利且價格合理的大眾運輸系統。如果能夠做到前述兩方面,那麼屆時需要拓寬的將不是馬路,而是馬路中間與兩側的綠帶;走路,也將成為廣受居民喜愛的休閒保健方式。

郊外踏青是另一種走路方式。不過,有些風景區步道可是會讓人走出運動傷害的唷。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台灣各級政府為了工程利益和刻板印象的所謂美觀,只要財力可及之處的風景區,都用大塊花崗岩建造步道石階鋪面。花崗岩非常堅硬,不用走多久膝蓋就會疼痛甚至受傷,一下雨又立刻變得極為滑溜,增添意外發生的風險。水泥鋪面步道也好不到哪去。2002年起開始有熱心人士組織反對這些危害健康又浪費公帑的步道「建設」,而這群人的領頭者之一、也是我當年在環保團體裡的夥伴徐銘謙,後來(2006年)到美國東岸著名的阿帕拉契山徑,參與當地的志工工作隊進行六週的工作,學習如何以就地取材(木材、石塊)的方式,修築破壞最少、最接近自然且堅實耐用的山區步道;其後並將所得經驗與感想撰寫成書,以「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尋找夢幻步道的旅程」為名,於2008年由台灣的野人文化出版。

書中另提及美國於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用保育救失業、拼經濟的往事。1933年3月2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緊急保障工作法案」(Emergency Conservation Work Act ),由此成立「公民保育團」,全國各州乃至原住民保留地都因此有效地解決了失業問題,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公民保育團主要工作是幫助發展與保存美國的各級政府公園、森林與歷史遺址;當時建造的山屋、山徑、道路至今仍在使用。保育團運作期間召募三百多萬名年輕人,主要來自失業家庭,每人每月領三十美元,其中二十五美元由國家直接寄給家庭,因而幫助了超過一千兩百萬戶失業家庭。教育部還編制教師,利用下工後的時間為年輕人上課,學習美國的歷史、文學、公民素養等課程。事後證明美國整體失業率有效降低,而公民保育團的努力,提供了大眾休閒去處的基本設施,可說為日後的自然旅遊業發展扎根。

在短視政客眼裡,「拼經濟」永遠等同於「棄環保」。然而過去歷史證明,保育恰恰是救經濟的良方。事實上,任由工業污染土地、使其喪失自然生產力的結果,必然是長期經濟衰退。以倡導走路休閒為出發點,推動綠色城市發展、自然步道運動,於提高民眾健康素質的同時,亦為有效擴大內需、拼經濟的上策。